李盛霖部长在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01-18
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2010年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运输工作高度重视。去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张德江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张德江副总理就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内河航运发展等问题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刚才,德江副总理又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
下面,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2009年交通运输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和邮政局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的“三定”规定,机构改革平稳有序,内设机构到位、工作职责到位、人员定岗到位,省级交通运输部门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为推进新时期交通运输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作好重大活动交通运输保障,保持交通运输安全形势平稳,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成效。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制定了保持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平稳较快发展的相关措施。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公路水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万亿元,据测算,拉动GDP增长约0.5%,消耗钢材超过1300万吨、沥青约200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约1200万个。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19公里;新增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96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1192公里。大广高速公路北京至承德三期工程、连霍高速公路宝鸡至天水段、舟山跨海大桥、沪瑞高速公路坝陵河大桥、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长江纳溪至娄溪沟航道工程、天津滨海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腾冲驼峰机场等重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四川加快灾区公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福建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组织实施交通“加快发展”计划;湖南积极推进长株潭交通一体化;广西加快泛北部湾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和西江干线亿吨航道建设;辽宁建成1443公里的沿海公路;黑龙江启动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湖北加快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转变,着力推进武汉新港新城建设。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质量监管,开展了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桥隧工程风险评估和试验检测等专项治理活动,工程建设质量稳中有升。
组织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审查;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治理,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和长江、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启动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工可审查。
二是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旅客、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活用品的运输,有效组织铁矿石疏港和电力“迎峰度夏”、冬储煤运输,强化内河枯水期通航保障和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船闸通航管理。圆满完成了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交通运输保障任务。组织抢运了大陆支援台湾“莫拉克”特大水灾的救灾物资。加强公路水路民航交通工具甲型H1N1流感防控。积极推进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组织召开了全国推广山东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经验现场会,张德江副总理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国办转发了六部委《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
一年来,公路、水路、民航运输生产和邮政业务继续增长。全年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完成210亿吨、36384亿吨公里、278亿人、1345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4%、10.7%、3.6%、7.8%。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完成31.4亿吨、57440亿吨公里、2.22亿人、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0%、14.0%、2.9%、5.8%。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同比增长8.2%。两岸直航一年来完成客运量140万人、货运量5780万吨、集装箱1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0%、2%、11%。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2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3亿人、周转量3374.9亿人公里,货邮运输量445万吨、周转量126.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4%和19.7%、17.1%、9.3%、5.6%;邮政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632亿元、1095亿元,同比增长16.4%和14%。
三是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持续推进。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中央投资比重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实施第三批农村公路示范工程。中央车购税安排农村公路投资比上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总结推广陕西等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经验,促进农村公路有序健康发展。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8万公里,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山西、安徽八省市提前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广东、贵州、宁夏等省区已全面落实管理养护责任、养护机构人员和养护资金,建立了协调监管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客运财政补贴制度。国家和区域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全年减免通行费超过100亿元。
四是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稳步有序。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是国家规范税费体系、完善价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决策,也是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规范交通税费制度的重大改革。其中,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到去年年底有13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站点1430个,占全国同类站点的74%。全国安置改革涉及人员过半,山东、海南、云南、宁夏四省区全部完成人员安置工作。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260亿元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债务偿还。制定了中央燃油税增量资金分配办法和城乡道路客运、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成了相关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
五是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得到强化。建立了覆盖全国100个重点城市道路旅客运输的动态监测机制。颁布了《汽车运价规则》和《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推广山西等省治超经验,加大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和联合治理的力度,全国干线公路货车超限率下降到6%左右。
制定了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规则、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和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继续开展水运项目代建制和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发布实施9项水运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快建立和实施注册验船师、道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制度。
推进水运运力调控和结构调整,强制淘汰超龄船舶,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淘汰。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集中治理。建立渤海湾客滚运输和国际集装箱班轮的运价备案制度。延长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免税政策。制定了进一步促进两岸海上直航12项政策措施,首次开通大陆至台湾本岛客滚班轮运输。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的若干意见》。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处置了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与公安部联合开展了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查处各类“黑车”24.8万辆。组织开展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六是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保持平稳。继续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年”活动。组织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砂石运输船和施工船安全管理、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运输船舶吨位丈量、海船检验质量等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对查出各类事故隐患的整改率达到94.9%。修订完善了《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经国办批准印发。指导各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制定完善搜救应急预案,与卫生部、民政部、工信部、农业部、气象局等部门建立了海上搜救联动机制。举行了“2009年国家海上搜救桌面演习暨东海搜救演习”和“2009中俄界河应急联合演习”等。继续完善海上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建立了海上救捞信息化决策指挥系统,建成了环渤海湾水域陆岛空中救援网,有序推进东海、南海水域陆岛空中救援网建设,加强海峡两岸救助打捞技术交流合作。协助我国海军护航舰队做好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商船护航工作。加强水运反恐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港航治安局势。启动上海世博会公路运输安全保障措施与东海水域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全年运输船舶交通事故、死亡和失踪、沉船、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同比上升4.7%、下降4.3%、下降6.6%和下降33.1%,组织协调搜救1964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8397人,救助成功率96.2%。成功防抗12次影响我国沿海海域的台风。民航运输保持持续安全,普通邮件和快递安全运行。
加强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力量。修订了《公路交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建成国家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并投入运行。组织建设危险品运输和长途客车的GPS联网联控系统。部安排安保工程完成投资24.8亿元,整治隐患路段2.6万公里,危桥改造完成投资46.9亿元,改造危桥2407座。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3人以上较大事故件数下降。
七是法制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取得进展。新修订的《邮政法》已于去年10月1日施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潜水条例》、《国务院关于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的送审稿已报国务院。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公路保护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的审核修改工作。颁布规章15件。修改完善了《加强交通运输法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了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
举办了上合组织交通部长第四次会议。与立陶宛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和亚欧交通发展论坛。中美交通论坛第二次会议就深化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启动了实施中国-东盟交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的有关工作。参加和承办了中俄运输合作分委会第13次会议、中哈交通合作委员会第5次会议,中蒙汽车运输协定及其议定书完成谈判草签工作。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第一届亚太港口发展大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了国际拆船公约外交大会。与欧盟、加拿大签署了海运协定修改议定书,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南非等国签署了15个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国再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报请国务院批准了我国加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与合作议定书》。成功举办了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
八是科技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等一批国家级科技项目的攻关任务。“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十一五”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施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工程和首批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认定工作。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组织开展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和服务技术、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山区公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等研究应用。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实施工作。出台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
九是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颁布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实施了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市场准入制度。公布了“十一五”期第二批全国重点推广营运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目录,推出第三批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了机动车驾驶员节能、筑养路机械操作手职业技能竞赛。对年能耗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港口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建立了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组织开展港口节能减排联合技术攻关。研究制定营运船舶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标准。
十是党建和行业文明建设不断深化。部党组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指导机关和部属单位党建工作。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化拓展年活动。扎实抓好老干部工作。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招投标、建设程序、工程实施、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领导干部八项规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加大对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农村公路等项目的监督检查。认真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严格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继续深化“学树创”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系列宣传活动、“航海日”活动、学习北京东四邮局和杨庆文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窗口行业创建文明单位网上行、出租汽车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等。
2009年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冲击中,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一要增强信心,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二要同心协力,发挥中央、地方、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三要抓住机遇,紧紧把握交通运输工作的主动权;四要深化改革,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五要远近兼顾,把应对危机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六要心系群众,认真解决涉及民生的交通运输问题。
同志们,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之路。这里,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的中央有关部委、地方党委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要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在2008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根据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党组提出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交通业,积极推进交通发展“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2009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交通运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党组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部党组结合近年来交通运输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进行认真总结反思,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实践证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克服当前困难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交通运输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方向。
这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需求,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又提出了新的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和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实际出发,从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的特点出发,把加快发展、提高服务能力与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使交通运输业紧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相适应。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世界经济形势逐步趋好,为交通运输发展和交通运输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央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为拓宽交通运输服务领域提供了机遇;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绿色交通运输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复杂,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而且又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组建交通运输部以来,按照大部制要求,不断强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好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用好有利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和切实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应对,化挑战为动力,不断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业,健全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要切实做到“五个努力”:
第一,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运行系统和服务系统。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是中央赋予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
去年,部党组结合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三定”方案的落实,对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工作部署和安排。一年来,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交通运输行业实际,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工作,在推进综合枢纽规划建设、促进运输方式衔接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也结合机构改革和“三定”规定赋予的职责,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北京、江苏、重庆、深圳等省市已见到了成效。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履行职责,结合实际,继续探索,扎实推进,逐步形成综合运输体系框架下集约的基础设施系统、现代的运输装备系统和科学的组织保障系统。要统筹规划衔接,建立综合运输规划体系。要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通道资源,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合理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要加强多式联运等综合运输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要推进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内河航运是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相对滞后,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的充分发挥。前不久,张德江副总理到长江专题调研考察内河航运情况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内河航运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发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航运,努力实现新跨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把加快内河航运发展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举措和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抓紧制定“十二五”时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完善政策导向和法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内河航运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效益高的优势发挥,提升内河航运的地位和作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第二,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安全性、快捷性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交通运输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存量进行更新改造和优化升级,提高现有公路、航道、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和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的运营效能和管理水平。新建基础设施要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推广应用,努力在公路建设、桥梁建设、机场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海上设施建设、内河航道整治、邮政物流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提高运输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加大决策支持、智能交通、安全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各地各部门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和监控、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信息平台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为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保障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整体上讲,目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部门和行业分割,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难,严重制约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要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消化吸收信息前沿技术,加大创新,重点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信息应用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公众服务、电子商务“三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更好地支撑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第三,努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也是落实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去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业发展的严重影响,国务院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重要基础,在物流业链条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交通运输领域促进发展物流业的科学途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要继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占领物流制高点,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履行好“三定”规定赋予交通运输部门的相关职责。一是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甩挂运输、滚装运输、江海直达运输、集装箱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二是做大做强邮政快递物流,重点推进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健全快递物流体系,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物流的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基础设施衔接和运营衔接。三是积极拓展港站枢纽服务功能,新建港站枢纽运输功能和物流功能要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现有港站枢纽改造植入物流服务功能,加强港站枢纽与后方物流园区的衔接。四是引导交通运输企业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五是健全完善有关物流市场规章制度,推进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
第四,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个家庭。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部制定促进“两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组织推进“两型”行业建设,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当前,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日趋变暖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普遍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效能。
交通运输行业是用能大户,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要认真落实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继续推进“两型”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加强高效环保、气候友好的交通运输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的开发应用。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沥青、钢材等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发展,加强节水、节地、节材等评估审查,在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优化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机制,继续抓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四是加强引导,倡导公众选择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
第五,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
这些年来,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极端天气引发的重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也在增多,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了严重影响和威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既是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根本保障。
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关键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始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在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方面:要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探索建立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机构和企业的安全责任链。要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监管。要加快实施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设施和搜救基地建设,健全监管网络,强化队伍素质,提高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要加快国家路网应急处置中心和平台建设,推进省级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加强客运站安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公交安全监管水平。要突出重点,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和布防,特别是要严加监管客运车船、客滚船、危险化学品车船等运输,针对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在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方面:要完善公路水路应急预案和配套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和区域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中心,在重点水域建设船舶溢油应急处置基地,依托大型公路施工、养护单位,建设区域性公路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中心。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协调机制和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应急保障机制。要建立应急运力的储备和征用制度,完善应急船舶、车辆登记备案制度。推进建立应急资金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各方面参与应急救援的积极性。
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基础工作,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是特殊要求。我们既要抓好日常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防患于未然,也要抓好紧急状态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救急于关键。为充分发挥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作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国务院安委会将下发文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交通运输部门既承担安全监管的责任,也承担应急管理的责任,要认真履行好职责,不断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
三、2010年交通运输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一年。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的部署,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民航局已召开会议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邮政局近期也将召开会议进行安排。这里主要是部署公路、水运的重点工作。
(一)继续抓好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按照中央提出的投资重点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的要求,组织实施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断头路”建设。全面完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完成地震灾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任务。加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完成60%枢纽城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实施工作。
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力度的要求,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东中部地区完成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任务,西部地区完成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和建制村通公路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目标的省份重点加强危桥、安全防护和排水设施建设。总结推广“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经验,推进第三批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加大农村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力度。
继续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公路安保、危桥整治改造、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组织开展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
深化工程质量监管,继续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推进总监负责制和第三方试验检测试点工作。
(二)加快推进内河航运发展。
以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指示精神为动力,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完善工作措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内河航运发展。
一是编制完成“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制定《全国内河航道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抓好《“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总体推进方案》和《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
二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意见,报请国务院批准。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抓好落实的相关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配合,加快推动《航道法》立法进程。
三是作好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重点是长江、西江、京杭大运河等干线和主要支流的航道整治。加快推进长江上游宜宾至水富三级航道建设前期工作;中游实施荆江等重点河段的航道整治;下游重点整治一批碍航浅滩,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加快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建设,推进老口、鱼梁航电枢纽和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建设。启动江南运河三级航道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嘉陵江、湘江、汉江、赣江、右江、松花江等河流航电枢纽建设。加强内河航道养护。规划建设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及集疏运通道,统筹老港区改造、功能调整和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建设。
四是支持武汉、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专业化运输。重点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分步实施京杭运河、珠江、黑龙江干线及其主要支流船型标准化,启动西江航运干线等重要河流的船型标准化工作。
五是调动中央地方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
六是加强内河航运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应用的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继续强化运输保障。
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组织协调重要物资运输、重要时段旅客运输,作好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和抢险救灾物资、农副产品、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运输。加强春运、“十一”黄金周等客运高峰时段的运输组织协调。作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运输和安全保障。落实公交优先战略,规划建设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研究推进建立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公共财政奖励制度,引导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加快公交客车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城市公交的出行比重。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和网络建设,实施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在全国免收通行费政策。在10个省区市开展道路货物甩挂与网络化运输试点,探索区域运输便利化体制机制。加强货运枢纽站场建设和综合性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配套建设,制定物流相关技术标准,提高货运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积极开展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试点工作。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落实启运港出口退税、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和措施。建设长三角与长江干线港口、航运的信息交换系统示范工程,改造三峡库区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设施,做好航道和枢纽的保通保畅工作。完善引航、理货行业管理政策。积极争取出台保障国家战略物资运输的政策措施。
修订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争取将能源消耗和城市客运纳入统计体系。
(四)切实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按照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措施,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建设。
加快形成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行业考核、信息公开的道路运输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加强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对违法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实行告诫制和“黑名单”制。完善促进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出租汽车行业诚信考核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加大普通公路和桥梁的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力度,继续加强检测站点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源头监管,推广派驻和巡查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治超工作责任倒查制。
继续深入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加强对国际班轮和无船承运业务的监管和船舶交易市场管理,严格执行中日、中韩等航线营运船舶市场准入标准;调整完善港口价格机制,制止恶性杀价竞争;进一步作好两岸海上直航管理。
加快建立以道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长途客运汽车驾驶员和出租车驾驶员为重点的行业职业资格制度。
(五)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
按照《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事业编制人员安置工作,力争年底前部分省市基本完成人员安置任务。研究制定普通公路发展的融资政策。深化水监体制改革,推进长江干线四川、云南段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配合做好《海上交通安全法》、《公路保护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收费公路条例》、《道路运输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修制订工作。完善专家辅助决策机制和立法后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和执法工作考评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基层执法单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文明执法创建活动,加强执法培训和监督检查,推进执法模式改革试点。做好行政复议和复议应诉工作。
(六)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的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深化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的落实。继续开展水上桥梁防碰撞、公路危桥等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活动,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绩效评估。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水平。
作好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水上安全监管。推进巡航搜救一体化,建立完善搜救工作协调机制、预测预警机制、搜救区域联动机制,扩大海上搜救志愿者覆盖面。完善《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套体系,开展风险源调查评估。
细化落实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相关工作。组建专兼结合的公路抢通队伍和平战结合的道路运输保障车队。加强重要干线公路运行监测网络建设。抓紧建设区域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中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组织开展公路交通应急演练。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动态监管工作,完成长途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GPS联网联控系统建设,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联合监管提供有效手段。制定《道路客运安全管理规定》。抓好国家道路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实施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新建桥梁安全审核程序。继续作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
制定港口安全管理评审制度,做好港口国际物流供应链保安试点工作。落实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固规范和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三峡库区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安全管理。推进沿海港口和长江、黑龙江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港区和水上治安防控网络和巡防体制。加强港站、大型桥隧、船闸、运输车船的反恐防范,指导航运企业加强船舶防海盗、防偷渡、防破坏、防渗透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水上犯罪活动,积极参与“扫黄打非”行动。
(七)做好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
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组织修订公路、港口、航道、船舶等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完成全国公路数据库更新工作。
二是推进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开发道路运输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启动地市级出租车运行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制定《国家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网建设方案》,启动京津冀鲁黑吉辽五省两市试点工程。推进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推动部省间、流域内水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经济运行分析信息监测与预警体系、区域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办理。
三是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智能数字化交通管理、特殊自然条件下工程建设养护、交通安全保障等重大技术的研发。组织国家和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在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跨海特大桥梁建设、离岸深水港建设、公路抗震减灾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抓好科技示范工程,检查和总结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实施情况。推进交通运输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
四是继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试点,推广节能减排监测考核工作。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实施节能减排科技项目,加强绿色交通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公路环境与生态保护、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交通建设和运输污染防范等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工作。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总结推广交通运输行业第三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港口建设经验和技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术。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研究制定营业船舶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组织节能宣传周活动。
(八)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组织承办国际运输论坛年会、第三次中日韩交通运输与物流部长会议等。启动上合组织公路通道规划制定工作,推进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附件的制定,加强中国-东盟交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工作。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及其附件和议定书的有效实施。开展中缅孟公路通道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下的相关合作。参与WTO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谈判。
推动落实中国与欧盟、俄罗斯、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部门间合作谅解备忘录。启动修订中国-巴西海运协定,与古巴、文莱等国商谈海运协定。承办中美交通论坛第三次会议。以“中非论坛”为依托,拓展中非人力资源培训和能力建设合作。
加大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国际组织事务力度。落实第一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确定的合作重点,做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和其他国际组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工作,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的发展和亚洲公路网后续工作的落实。做好重要国际公约及修正案的研究与报批、履约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亚丁湾索马里以及印度洋海域海军编队护航工作。
(九)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
认真落实中央提出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要求,在科学合理确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抓紧组织编制“十二五”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公路水路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体现自身发展要求,体现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要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业主线,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要通过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结构更趋合理,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
在编制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要组织编制好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设、养护管理、安全应急、节能减排、行业文明建设等专项规划。
(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分包、转包、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督察落实合理工期、合理标段、合理造价的确定和执行情况。建立和完善防控“小金库”滋生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和纠风的力度,完善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会议将进行全面部署,要认真抓好落实。
深化“学树创”行业文明建设,继续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巾帼建功等活动。推进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打造十大交通文化品牌,创建一百家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培养一千名交通运输先进典型。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和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团管理,开展社团及负责人绩效考核评估。加强和改进行业信访工作,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同志们,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带领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 2012-2013 www.rioht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15号旷怡大厦12层 电话:010-82010700 传真:010-62370155 京ICP备1003002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512号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15号旷怡大厦12层
电话:010-82010700 传真:010-62370155
Copyright © 2012-2013 www.riohtc.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30021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