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古村位于结古镇西南方向约5公里处。玉树地震发生后,这里的房屋基本全部倒塌;由214国道通往该村的农村公路(包括巴曲河桥)受损严重,无法使用。
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将该村定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行试点之一。为了给该村恢复重建提供道路交通保障,青海省交通厅决定将原巴曲河桥废弃,并在原桥上游约1公里水流平缓处架设管涵便桥,拓宽1.5公里通村公路;同时,紧急调运总长66米直径为2米的钢质波纹管涵,安排施工力量较强的青海省正平路桥集团连夜开工建设。青海省正平路桥集团调集了20多名员工、12台大型机械设备,连续奋战48小时,至5月3日早晨,禅古村新址巴曲河便桥及通村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关链接:
5月2日,玉树地震灾后第一个公路恢复重建项目——玉树州结古镇至巴塘机场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这个项目于4月27日开工,将于5月25日前实现半幅通车。随着玉树震区全部受损公路评估工作基本完成,恢复重建方案初步确定,玉树地震灾区公路重建已全面启动。
据统计,“4·14”地震给玉树地区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及其附属设施造成损失达23亿元,受灾范围达2万平方公里。灾情发生后,省交通厅按照交通运输部“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的要求,积极努力地进行公路的抢修保通,组织紧急运输,确保了运输安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迅速组织人员分头对灾区干线、农村公路的受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截至4月25日,遭受地震损害的交通评估工作基本完成。
进入恢复重建以来,省交通厅面临着既要加快受损交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又要为重建工作提供道路运输保障的双重任务。针对整个玉树地区公路震前普遍存在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年冻土地段长、公路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等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建已难以适应今后新玉树建设的需要。对此,交通运输部已两次派出专家组赴灾区进行实地查看和调研,帮助省交通厅研究制定公路交通灾后恢复方案。省交通厅在确定公路规划和恢复重建所需的交通生产生活基本设施方案时,也充分考虑到玉树地处三江源地区的重要生态地位,采取远期与近期相结合、保通和恢复重建相相合、生态保护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灾区受损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在3年的建设期内,先行实施安全保通,对病害进行整治,加大养护力度,加强桥梁涵洞的检测监测,提高公路的保障能力。同时结合“十二五”规划,综合考虑实施玉树干线公路的上等级、上水平,力争利用5年时间,实现西宁至玉树间的高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