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来看,经过10年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成就辉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其完成投资之巨,增长幅度之快,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时,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也为改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支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资金难的问题,交通运输部对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实施倾斜的差异化资金补助标准。西部重点公路的专项资金补助标准是中、东部地区的1.3—1.8倍,水运建设项目为1.2—1.5倍。“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用于西部地区航电枢纽的投资是其它地区总数的1.5倍。
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蔡玉贺表示:“这些倾斜性投资政策有效缓解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数据显示,西部大开发以来,公路通车里程由1999年的53.3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2.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由7.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6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及经济联系明显加强。
随着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水路运输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区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25.9亿吨、1581.2亿吨公里增长到49.6亿吨、7101.8亿吨公里,增长了1.9倍和4.5倍;内河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1999年的0.55亿吨、180亿吨公里,增长到2亿吨、1199.8亿吨公里,增长了3.6倍和6.6倍。
十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显著。据统计,2008年底,西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8.3%和81.2%,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77.5%和35%。目前,西部地区人民群众已基本走上沥青路或水泥路,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
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方面,长江上游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西江航运干线已达到三级及以上航道标准,嘉陵江、右江航电结合、梯级开发稳步推进,红水河、右江复航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港口和库区水运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重庆、泸州、贵港等港口建成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专业化泊位,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