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通报了2016年“四好农村路”督导调研情况,浙江以总分88.3分位列第一。通报指出,浙江省美丽乡村路建设成效显著,专业化程度高,建管养运协调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截至2016年年底,浙江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其中村道超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2%;农村公路隧道600多条,居全国首位;桥梁近4万座,居全国第二位;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目前,浙江已初步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农村公路网、安全保障网、养护管理网、运输服务网”的农村公路“四张网”体系,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协调发展。
五大成效 提升群众幸福感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局长洪秀敏介绍,近几年是浙江省历史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反响最好的时期,有力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超600亿元,农民增收成效明显。调查显示,农村公路沿线近四分之一的农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53.1%的乡镇反映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效益农业、乡镇工业和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农村公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成效明显。
农村公路的建成也带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各地在项目建设和养护管理中坚持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的“五个由民”原则,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资金使用情况100%公开,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农民素质提升与农村和谐也取得显著成效。
在投资带动方面,“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拉动GDP增加值超过800亿元,对年均GDP贡献率达0.5%,创造就业岗位约30万个,农村公路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投资成效显著的民生工程。
加快推进 村村“四好”县县达标
对于“五个成效”的取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深有感触:“浙江农村公路工作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效,关键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以‘两山’理论引领浙江发展的科学决策;得益于部省重视,从全局高度统筹推进;得益于政府主导,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得益于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得益于严格管理,在质量安全上毫不松懈;得益于精心养护,形成农村公路发展的长效机制。”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坚持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安全绿色,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以上,提升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确保4A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科创园区、省级产业集聚区基本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旅游风情小镇、农家乐示范村通达等级公路;实施农村公路路面维修1万公里以上,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0%以上;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万公里以上,危桥改造1000座以上,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
今后3年,浙江省还将新增1万个以上港湾式停靠站,通客车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全部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实现“村村建成四好路,县县建成达标县”,全面建成“便捷、畅通、安全、绿色”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为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